目录
1基本解释编辑
◎内衣nèiyī(1) [underclothes]∶贴身的衣服
(2) [underwear] 〈方〉∶穿在外衣之内的衣服(如衬裙、紧身胸罩、男游泳裤)
2近义词编辑
亵服3反义词编辑
外衣4详细解释编辑
(1).佛教三衣的一种。《温室经》:“澡浴之法,当用七物,除去七病,得七福报。何谓七物?一者然火……七者内衣。”参见“ 三衣 ”。(2).指衬衣、衬衫等贴身穿的衣服。 明 郎瑛 《七修类稿·诗文三·徐伯龄》:“﹝ 徐伯龄 ﹞夏月非惟袒裼裸裎,而内衣亦不系也。” 清 王士禛 《池北偶谈·谈异五·山溪烈妇》:“晨起理妆,易新衣,内衣皆自缝纫。” 罗广斌 杨益言 《红岩》第四章:“她把箱子放上床,当着全舱的旅客,打开锁,翻开粉红色内衣,花绸夹袍。”
5发展历史编辑
内衣的英译可译为Lingerie,之所以如此,全因古时候的内衣是由薄的亚麻布所制,而麻的法文是Linge,所以便有Lingerie。中国上古时期
早在中国上古时期,就已织成最早的麻布,它的密度是10根/厘米,但那时内衣却与外衣无甚区别,只是原始的遮体、保暖之用。4000年前,麻布己达到了24根/厘米,随着嫘祖的丝织技术的传播,内衣日渐区别于外衣的功能,称之为抹胸及裹肚等。从《簪花仕女图》中的薄纱低胸绣花衫,我们看到了唐代女子的"亵衣";而《西厢记》中的宋代女子,则抹胸在内裹肚,一根幼带围颈,一块菱中遮胸,掩起千般风情,万种妩媚。但中国毕竟还是保守的民族,直至清朝末期随着洋纱洋布进入中国,西方的胸衣才真正演绎在中国女子的身型之上。古罗马时期
胸衣最早产生于古罗马时期。在16世纪,还有铁、木头制的紧身胸衣,当时的女子可谓体无完肤。直到十字军东征,随着纺织技术的运用发展,16世纪末期,开始使用鲸髦、钢丝、藤条等来制作紧身衣。在16世纪30年代,当时的时装武器就是吊袜带、紧身衣与裙撑,可见西方人对内衣的重视。对其功能的理解也不仅为遮体保暖,而更多的用意是塑造身体曲线。内衣也设计得非常复杂,穿一件内衣,可能要花上几个小时的时间。到了帝政时期(1804-1825),紧身胸衣已变得简化。巴瑟尔时期
巴瑟尔时期(1870-1890),内衣制造得越发精美,蕾丝、丝绸、薄纱充分运用,但对内衣的塑身要求已逐渐淡化,因为人们发现胸衣中的纬向金属丝对人体的呼吸道有害。1900年,莎洛特有了健康胸衣。1907年,更放松了对腰部的束缚。到了1910年,内衣的位置以长于臀围线以下10-40厘米为宜。伴随弹性织物在服装中的广泛应用,内衣变得越来越舒适易穿。二十世纪40年代,无带胸罩开始流行。五六十年代
---尽展女性美的时代。 高跟鞋、细腰条、平腹及圆胯都是当时女性美的标志。紧身内衣及造型文胸出现,后者为如今隆胸乳罩的前身。70年代
---女性内衣的"黑暗时代"。 烧掉乳罩,不要女性粉饰,一切向男人看齐。简单舒服、实用成了当时女性内衣的基本准则。连身内衣"Body"成为一代时尚。80年代
---还我女性美的年代。 80年代是女性从自我解放到自我认可的过渡时期。人们追求自我的肯定,自我的价值,社会变得更加个性化。女性美被人们真正接受,引发了内衣消费的大增长,内衣的设计得到了恢复及光大。设计更加大胆、暴露,令女性更加美丽。90年代
---"第二皮肤"年代。 随着内衣面料的不断更新,人们越来越追求新技术产品,单纯棉制品己不再成为人们的需求。"Microfibre"(微纤维)这一举世公认的被称为"第二皮肤"的面料,在女子内衣的历史上再创辉煌。1997年,杜邦公司推出革命性高品质超弹性纤维Lycrasoft,使内衣既紧贴体型,又毫无束缚,舒展自如。女性真可以舒舒服服地塑造体型美了。 时至今日,现代人不仅重视内衣所带来的诱惑感,更重视其带来的健康呵护,健美造型,这才是流行主调。6现代内衣编辑
维密天使内衣(25张) 内衣,本质上是要有包容性,这样才能有效地给乳房和臀部以承托力。内衣是否具备这种特性,涉及到组成内衣的材料及材料的结构方式:用针织的方式来组织材料,不管用的材料是真丝的、全棉的、化纤的、混纺的,都会使它们产生很强的伸缩力,即我们习惯上所说的弹性;而双层结构的针织面料,其弹性又强于单层的。有些内衣价格不菲,有些内衣出自名家之手,有些内衣曾经功效卓著,但不管是什么样的内衣,在穿、洗、晾、收的过程中都会或快或慢地失去原来所具有的功能,此时的内衣甚至会起反作用——不仅无益于修正体形,反而会扭曲身段。所以,对于内衣,我们必须“喜新厌旧”。"};